一所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蜀岗之上,与唐高僧鉴真故里——大明寺毗邻,与西湖卧波之莲花桥相望的学校;
一所以“ ”为校训,以“以爱育爱,以真求真”为办学理念,努力追寻“爱、真”教育本原,努力打造生活教育的品牌学校;
一所在“行知”思想引领下,正积极推行“生活教育”,并将新生活教育理念努力融入校园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文化、活动文化的学校;
这就是扬州市西湖中心小学。
“陶”味飘溢——行知文化浓郁校园
走进西小的校园,那假山石上镌刻着的陶行知先生自创的“ ”字,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中显得那么醒目轩昂;那矗立的陶行知塑像,在开放的校史展厅中显得那么质朴端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学校的校风,“四问歌”则成为了学校的校歌。学校还独具匠心地让每一幢建筑物都凸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合一楼、双宝馆、三环厅、四问楼、五路楼,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随处可见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警句营造着浓郁的学陶师陶的文化氛围。
围绕行知文化的核心理念“知、行、爱、真”,西小全新构建生活课程,全力提升儿童生活力,学校规划了“生活力教育”课程,开展了“生活力教育”实践,提升了“生活力教育”素养。积极开展走近陶行知系列活动:举办“行知伴我成长”论坛,开展用“爱”谱写幸福的生活教育活动,举办“生活课堂,精彩无限”的教师课堂竞赛活动。完善了学陶文化建设工程,学陶课程建设工程,学陶科研建设工程和学陶德育建设工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获评2015年度江苏省“最美行知文化校园”和“江苏省优秀行知实验学校”。

“陶”香怡人——“爱”“真”弥漫校园
爱之篇
在西湖中心小学,几乎每位老师都熟稔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师们坚守一份朴素的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个草去”,学校以“学陶师陶,做四有教师”为主题,积极开展“一帮一”爱心助学行动,开展爱心护学活动,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通过营造和规范,鞭策和激励加精神引领,努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队伍。学校每月将教师身上发生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形成“感动伴随我们西小人前行”系列,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橱窗等呈现给教师,以努力实现教师间一种精神的传递。
学校加强行知式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青年教师们也在这浓郁的行知思想熏陶下成长、进步,培育了一批学陶研陶积极分子,青年教师严巧萍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中小学青年教师“行知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获评一等奖,郑玉勇、龚赞勇老师的论文在江苏省陶行知学术年会中获评一等奖。
真之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底发出的关爱,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内心。西小的行知之真更要求学生"求真知,怡真情,养真力,做真人"。
构建“生活力教育”课程。学校积极整合课程,搭建起框架清晰而内容丰富的“生活力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五大生活力:道德力、学习力、审美力、健康力,创新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成立了课程开发中心,结合校情,编写出版校本教材《陶园》、《求真集》、《小陶娃》、《唱响茉莉花》、《小学生经典古诗文》。
生活课堂传真知。改变课堂结构,让课堂动起来。学校成立学校教科研中心组,积极进行“生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申报并通过了十三五市级重点课题《以提升小学生生活力为目标的生活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专家引领、行政点课,着力对课堂结构把脉、研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地联系生活现象,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成了课堂教学一大亮点。
生活教育怡真情。学校坚守儿童立场,努力建设“走进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完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的活动内容,形成体系。
学校以争做“生活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塑造儿童五大生活力:道德力,学习力、健康力,审美力,创造力;打造成长六季:入学入队季,文明礼仪季,十岁少年季,经典阅读季,陶韵飘香季,毕业感恩季,让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童趣。
围绕“真”教育的理念,建立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探索以“管理自治—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精神自强”为基本内涵的“小先生自主德育”模式,建立“陶娃参议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成立“小义工联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提升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

“陶”花初绽——行知百团陶花开
学校推行“真知、乐行”,倡导“爱满天下”,特别是行知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力的推动了西小教育质量的的提升。“行知社团”荣获扬州市首批及第二批百佳社团,获评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称号。2016年学校获评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行知百团,百团行知”,在西小有一批在市区叫得响的的精品社团,小农娃合唱队就是众多学生喜欢的社团之一,小农娃合唱队的队员几乎都是外地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和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一样,积极、热情、勤奋、上进。孩子们在社团辅导老师精心指导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洋溢的表演,先后获得过金奖、银奖、最佳表演奖、一等奖等,荣获过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录制,“江上青诞辰一百周年音乐诗歌朗诵会”,小农娃合唱队的60个孩子以唯一一支扬州地方队伍的名义与全国知名的艺术家的同台演出,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赞誉。
中国陶研会前会长、年逾九旬的方明先生,对西小开展的社团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欣然题词:“百团行知陶花开,行知百团结硕果。”
《把行知教育洒向师生心田》《西湖小学的爬“坡”之路》《西湖娃娃的星光大道》《行知教育的生动实践》,《扬州教育》《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先后对西湖小学的“践行生活教育”“打造行知课堂”的特色做法进行了报道。《教育研究与评论》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介绍了西小多年来追寻“行知教育”之路。近年来,新加坡、马亚西亚、英国等国家的友好学校先后来到西小,与我校师生交流社团活动经验,探讨行知教育思想。学校先后获得 “省陶行知研究实验学校”、“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学校”“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多次到西湖中心小学交流学习。杨瑞清校长曾这样说道:“浓郁的行知文化,昂扬的教师团队,心灵手巧的孩子们,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作为行知路上同行者,我非常感动于西小人一心学陶师陶的执着追求,欣喜于他们把行知教育落小落实落细的创意举措,钦佩于他们不断深化行知教育实验的理论和实践勇气。西湖中心小学的实践,让我更加坚信,选择行知教育,并从整体入手,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真知乐行,就能极大地焕发师生的精神活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


“行以求知,知更行”, 纯朴务实、求真的西小人 ,正在行知精神的引领下,用心学陶,用情播陶,用行践陶,用智创陶。西小人将秉承“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杯,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相信,在那“陶”花盛开的地方,明天的景色会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