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发展历程
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坐落在扬城西郊,前身是杨庙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31年。2014年9月,学校异地新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局的指导下,学校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开始了与扬大教科院合作办学,学校正式更名为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从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指导、课题研究、课程设计、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合作,并成立了“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成为农村学校研究生培养与实践的先行者。
学校占地面积36826平方米,绿化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55平方米。建有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学生餐厅、报告厅、图书馆、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古筝室、少先队室、剪纸体验馆、琴筝体验馆、科学实验室、比特探究室、劳技制作室、软件制作室、网络控制室等多个功能室。其中,剪纸体验馆、琴筝体验馆、音乐室、美术室的建造,吸纳了众多中国元素,走进去,一股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扑面而来。“敬一”图书馆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目前拥有纸质图书2万多册。整个图书室的设计,糅合了剪纸元素,宽敞明亮,清新大方。
漫步校园,绿树掩映下的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揉合了剪纸元素的校园物态文化优雅灵动,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 办学理念
2012年,学校内请教师,外邀专家,举办沙龙,就办学理念展开研讨,从杨庙地域特质进行挖掘,明确了“敬一”办学理念。“敬一”这个词来源于杨庙的历史,同时也与老子的《道德经》相关。今天,学校赋予了“敬一”新的内涵,并由此衍生出了学校的“三风一训”,进一步厘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
校训:敬 一(追求真理,敬畏规则,敢于开拓,勇争第一)
校风:敬意诚心(崇德尚学,诚信专心,笃志纯实,明理创优)
教风:敬业乐群(爱岗敬业,和谐团结,尽职尽责,争创一流)
学风:敬终慎始(遵循学理,博学慎思,持之以恒,天天向上)


三、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质态不断提升,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被评为“中国扬州剪纸传承基地”“中国校园剪纸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还是“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干训中心中小学校长实践培训基地”“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竞赛先进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剪纸传承基地”“扬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扬州市中小学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平安校园”“扬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近三年,学校成功承办了“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现场会、扬州市“中小学校长论坛”、扬州市“第十次精致管理”现场会。2015年,《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分别对学校“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做法给予了报道。人民网、省文明网、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扬州电视台、扬州日报、晚报、时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也进行过多次报道。


四、 社会评价
规范的管理、质量的提升为学校赢得了众多荣誉。近五年学校综合满意率皆在99%以上。学校的进步增强了教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信念,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守责专一的敬一好教师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采取“德”“能”双修、齐头并进的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以师德为先,提升教师职业修养;以科研导航,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近几年学校的名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共有名师21名教师获得名师称号,其中市级名师7人,区级名师14人,名师数量近30%。学校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小学“研究生工作站”。2016年,学校迎来了9位扬大教科院的研究生跟岗实习。
近三年,教师个人获奖近160人次,教师们指导学生获奖41人次,教师论文发表与获奖合计140余篇,区级以上场合公开教学131节次。其中,袁娟、许燕、杨梅三位老师的音乐、美术、品德课获市一等奖。


聚力合一的敬一好课程
2014年初,一则新闻被扬州各大媒体竞相转载,让杨庙小学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2月28日,中国扬州剪纸传承基地正式落户杨庙中心小学。由中国剪纸博物馆、杨庙中心小学等单位编著,广陵书社出版的《爱上剪纸》同时首发。该书系国内首本公开发行的剪纸文化教材……”
学校从剪纸课程开始,逐年打造精品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一、剪纸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剪纸已经成了教科院附小孩子们的必修课程。学校将剪纸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融合,每月用两节美术课进行剪纸教学,低年级了解剪纸、欣赏剪纸,中年级练习剪纸,高年级练习剪纸创作。每周还开展一次剪纸社团活动,确保喜欢剪纸的同学能够“吃的饱”。剪纸课程的实施,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变得更加耐心、细致,懂得审美。


二、“小菊坛”剧社培养人文底蕴和社会责任
“小菊坛”剧社目前是学校另一个有影响的社团,该社团以校园课本情景剧为抓手,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反应一些与校园有关的人们话题。学校让具有一定编写和导演特长的教师担任辅导老师,剧本自编自创,节目自导自演。目前,已有多个课本剧在各级比赛和展演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成为我校的新亮点。
三、特色足球课程培养健康身心
据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迅速组建了学校男女足球队,结合“阳光体育”锻炼孩子健康体魄的要求,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足球运动。学校已经承办了两届“区长杯”中小学生足球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校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今年2月,学校刚刚组建的女子足球队取得了扬州市“市长杯”第四名的好成绩。


四、食育课程培养学生文明修养
今年3月,学校还强化“吃”的学问,从就餐这一小事中设计出了“食育”课程,学生从排队、洗手,到打饭、端饭、走路都有严格的要求,餐前诵读感恩词,餐后轻放餐具、集中漱口,用心打造一个“静、轻、惜、齐”的用餐环境,培养学生节约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谦让,懂得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就餐教育都成长为一个有素质的人,高雅的人。塑造个人修养、养成高尚品德,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
学校还开设了演讲、书法和体育活动课等地方课程。既满足了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健美功”。学校还定期举行语文和英语演讲比赛,强化学生的“演讲功”。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圈课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精致有效的敬一好课堂
2015年12月,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现场推进会在杨庙小学召开,学校为大会呈现了两节优质示范课,一节为国家课程音乐《游子吟》,一节为校本课程剪纸《一片美的叶子》,第二天在全省专项会议上朱卫国副厅长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赞扬。
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变得益于课堂模式的打造。学校总结提炼出的草根化的“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导学”、“导练”、“导悟”、“自主完成当堂清”四个环节,诠释了“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策略,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新课程理念。
如今,“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区内乃至市内都小有名气,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重点自筹课题,被选入“扬州市十二五优秀教学模式汇编”。

专家点评
在“敬一”理念的支持下,杨庙人向着幸福教育迈开了前行的步伐,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他们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求真求实”的“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让教与学变得简约、灵动,落实了“轻负、优质、高效”的课堂目标。他们创新德育方法,“蓄德银行”和“童子功”修身行动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的“德”“能”全面发展。
他们敢于开拓、善于争先,成功实现了新校园的迁建和文化打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寻求教育与科研的最佳生长点、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他们与扬大教科院合作办学,开创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新模式。
扬大教科院院长陈秋苹如是说。
天真如一的敬一好少年
一、 典型人物
今年学校周扬洋同学代表学校参加邗江区和扬州市的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了第十三届《德艺双磬》中国文艺展示活动的参赛权。在比赛中,周扬洋同学凭借自己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天赋和平时的艰苦努力,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少年组民乐一等奖,还被评为“第十三届《德艺双磬》中国文艺展示活动江苏省首席形象大使”,《江苏艺术家》杂志在2016年第四期中,也将周扬洋同学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行为习惯、文明素养,学校创新性地开展“蓄德银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修私德、修公德两方面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将“诵读功”“演说功”“书写功”“健美功”“清扫功”“探究功”这六项“童子功”,融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记录在个人的“蓄德集优点赞卡”上,切实将“童子功”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 学生获奖
近三年,全校学生获奖合计340余人次。涉及到文化、体育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成果。
(一)文化类
在省《小数报》竞赛中,王志程等27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张欣悦等八位同学在市阅读工程“扬州-雅安同读书共成长”活动中获一等奖。周思曼等两位同学获省“金钥匙”竞赛一等奖。钱孟孜同学获省“七彩语文杯”第九届书法现场展示赛一等奖。在区综合实践活动实物作品评比我校有11位同学获奖,在区数学节上有21人次获奖。

(二)体育类
校足球队在“区长杯”校园足球比赛中获第四名,在今年的全国足球邀请赛中,也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三年中,校软排队在区软排比赛中分别获得第四、第三和第五的成绩。在区乒乓球比赛中也皆取得了前四名。此外还获得区广播操比赛一等奖、区眼保健操比赛特等奖,获区22届阳光全能集体项目长绳和实心球项目第三名、接力跑第四名。学校还在区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体艺特色展示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同时获得团体总分第三的佳绩。


(三)艺术类
在近年的市区艺术节比赛中,学校每年的音乐、舞蹈、戏剧类节目屡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区“悦动邗城”艺术节“三独”比赛和扬州市“运河情”文化艺术节集体类比赛中共获奖34个。舞蹈《剪纸娃娃》参加了扬州市千颗童心迎城庆主题活动展演并获市优秀组织奖。

“敬一”似一叶小舟,承载着殷殷期盼,正缓缓驶向远方,路漫长而又遥远,杨家庙的人,将本着“敬一”办学理念,凝心聚力,追求真理、敬畏规则、敢于开拓、善于争先,在内涵发展上做文章,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不断谱写素质教育的新华章,沿着“敬一”之路,继续寻找幸福教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