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词。而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职校学生核心素养,关乎学生毕业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关乎国家产业发展的未来。核心素养何以在学校生长?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邗江中等职业学校(下称邗江中专)的诸多特色做法,为职校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样本。
微课程载起大德育
说起中职学生的德育问题,与职校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道德规范、思想行为等息息相关。可是长久以来,职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很多校长的心病。
为了寻找有效的德育途径,邗江中专从2008年开始尝试15分钟的校本微型德育课程,以德育渗透为中心,以生活案例为情境,以活动体验为形式,设计系列课程模块。通过10-15分钟时间,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现了“小时段,大渗透;小切口,大教育”的德育效果。
德育微课程的“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时间短,每次上课都在15分钟左右;二是课程切口小,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切入,“小人物”“小事件”皆能成为德育的素材。比如《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家》针对的是学生宿舍内务问题;《光盘行动》针对的是学生就餐问题;《亮出你的闪光点》针对的是学生学习自信问题等等。记者还注意到,德育微课程还有一个特点是上课不限时间和地点。教室、宿舍、食堂、操场、实训室、企业车间等等都能看到老师们带领学生上德育课的场景。上课的时间也不固定,晨会、班会、大课间、自习课、大扫除期间等,只要学生出现问题,就随时开课。代入感和参与感极强的微型德育课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在现实情境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陶冶,思想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强师资打造“牛”专业
职业学校核心素养中,学生技能的培养要靠一流的教师团队来实现。3月中旬,第四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公布,邗江中专刘振海老师成功入选。这也是迄今为止,扬州入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的教师中唯一的一名来自职业学校的教师。
像刘振海这样的老师出现在邗江中专并不偶然。多年来,邗江中专从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打造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学校实行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制度,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学校组织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与扬锻集团、邗建集团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教师,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目前,邗江中专已经拥有省特级教师两人,扬州市特级教师两人,省职教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一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双师型教师为94人,占81.03%,技师以上双师型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的40.52%。
一大批对专业精研的教师带来的效应是,邗江中专拥有很多其他职业学校不具有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一大批“牛”专业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积极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现已形成数控技术、电子应用、计算机网络等3个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5个专业群或专业链。学校去年年底创成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特别是在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上得分很高。
新模式培养真技能
职校学生核心素养中最关键的素养莫过于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怀揣一门技术毕业,更要让学生练就一颗匠心。邗江中专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造乐学和谐的课堂文化,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实际生产的对接,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根据专业特点,部分专业还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小班化教学;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建立并不断完善学困生的帮扶机制。
学校与扬锻集团、扬力集团、可瑞尔科技、邗建集团等扬州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完成实习实训任务,37个校外实训基地给了学生全真的实践机会。“每学期,学校都安排工学交替的实习机会,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实际参与企业生产。”
除了为学生创造校外实训机会,学校自2015年搬入新校区后,硬件条件全面提升,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9个,其中省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校内实训设备总价值达到2600万元以上。学校所有主干专业均建有教学与实训一体的现代化“技能教室”、“教学工厂”,实训基地实现了产、学、研、训、考一体化和实训生产化。
学校还联合人社部门,让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技师走进课堂,聘用他们为“客座教授”,进校为学生们上实训课,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批有生产经验的首席技师走进课堂,这既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向深度融合发展。
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证书达98%以上,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或两个以上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的学生达23.98%。近两年来,100多人次在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市一等奖15个,二等奖18个。
多平台成就大发展
如何让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有用武之地?邗江中专搭建的多元锻炼平台成为学生们锻炼和展示的舞台。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竞赛活动(技能竞赛、创新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又好又快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举行的校级技能大赛、创新比赛、文明风采竞赛,覆盖全校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营造出“人人苦练技能,个个争当能手”的浓郁争先创优的氛围。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是职业学校学生提升自信、培养个性、锻炼特长的舞台。在邗江中专,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氛围布置、校级大型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工作中。
邗江中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省级优秀社团组织,也是学校20多个学生社团的典型代表。多年来志愿者服务队的学生们活跃在学校周边的社区、乡镇、学校,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家电维修、计算机维护等工作。“把专业和志愿服务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服务队的宗旨,这根公益服务的接力棒正在一届一届地传递。”邗江中专团委书记赵有林老师说,“目前,志愿服务队已经覆盖全校40%左右的师生。”
文明规范月、学风建设月、理想信念教育、五四大合唱、新生军训、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体育运动会、金秋艺术节……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们搭建了“成人—成才—成功”的平台。学校还搭建“创业之家”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积极知道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聚焦职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文明成人,技能成才,立业成功。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多年来探索出的“三成”教育体系,从“三个层面,四个环节,十二个维度”全过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其中很多特色和成功做法,吸引很多职业学校纷纷前来取经。为学生文明成人搭台,为学生技能成才铺路,为学生立业成功奠基,已经成为邗江中专人不懈追求的方向和永不放弃的目标。